张扣扣除夕夜连杀人,仅仅是为母复仇吗?
来源| 庄天宇 (ID:zhuangtianyu1234)
作者| 庄叫兽
编辑| 价值线 小精
四天前、大年三十12时许,南郑区新集镇王坪村14组发生一起杀人案,致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抢救无效死亡。
这事是张扣扣干的,大年三十当天,张扣扣忍了22年,终于忍不住了,不知什么点燃了。
多年的委屈、不甘、瞬间爆发,吃过午饭、 单枪匹马提刀赴王家连杀三人。
杀人不对,可是不杀人怎么办
去告有用吗?
面对仇人,张扣扣忍了了22年,打过兵、打过工、然而最终选择手刃仇人、然后选择同归于尽。我想他也许想过别的方式来报仇,比如说法律
可问题是法律太复杂了,法律条文加上各种相关司法解释得几百上千业。诉讼程序太复杂了、一审、二审、再审,老百姓都蒙了。
律师的费用太贵了,对于穷苦老百姓来说这套精妙的法律系统,过程搞不清,结果不可测。
回到22年前,也许那一刻一切已注定。
1996年夏天,张扣扣的母亲汪氏与王自新发生矛盾纠纷,王自新的儿子王正军(当年17岁)用木棒打伤汪氏的头部,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王正军因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判刑8年。不知道减刑了几年,估计也就实际在里面五、六年。
我想22年前、张扣扣这个13岁面对这个结果,绝对会崩溃的、心里是会流血的。复仇的种子在那一刻开始滋生,
22年间、没有母亲的关爱、所有的生活的重负、一切生活的不幸、也许都被归结于当年母亲的被害。仇恨的种子在慢慢发芽。
残酷的底层物语
改革开放四十年了,单位解体了,组织收缩了、阶层分化了。以前村里有大队,城里有单位,有啥纠纷组织调解,
人们都生活在小圈子
熟人社会大家又有个顾忌,不讲究什么证据和刑事责任年龄这些法律术语,而是“理”、“说法”、这些道德约束。村规民约、也能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
现在这些都没有了,只有司法机关了。
司法机关讲证据讲法律不讲感情。
没有人情,那拼的就是赤裸裸的力量了。
在城里人看来王家和张扣扣家都是底层,屌丝、没什么钱,
可是越是社会底层、斗争就越残酷,分层就越明显
可是在小地方三个儿子的家庭对一个儿子的家庭就是压倒性的力量对比。
儿子多并且年龄大,打架有优势、
儿子大朋友多,就算是有钱有势的家大业大。
穷人没钱没势的处处受辱,唯有一命可拼。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文/六神磊磊读金庸 (ID:dujinyong6)
一
世上主要有过两种公平。第一种,是比较理想的,法治的公平。
国人追求这种公平很多年了。
一百多年前,在一盏昏黄的灯下,有个留着小胡子的中国近视男子,正翻译着一本厚厚的外文书,努力把它变成中国的文言文。这本书叫做《论法的精神》。
翻译的时候,他读着书中的字句,再联想到自己祖国当时的现实,不时痛哭失声:
“吾译是书,至于此章,未尝不流涕也!”
这个感性的中国人叫做严复。他努力地译书、写作,就是为了寻找这“第一种公平”。
哭过之后,他又擦干眼泪,继续埋头工作。
他在自己翻译的书中热情洋溢地憧憬了这种公平:在民法慈母般的眼中,每个人就是每个国家。
被侵犯的人不必寻求报复,因为他对法的公正永怀信任。对犯罪的最强有力的震慑不在于刑法的残酷,而在于被处罚的必然。
二
这个所谓法治的公平要实现,关键在什么呢?在于有权有势的人守不守法。这个是关键。
换个主流的词儿,叫做治权。
依法治了屌丝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好是好,不能说没卵用,但却不是关键。关键是有权的赵七守不守法。
如果治不了赵七,法治的公平是建立不起来的。
你可能说我一个讲金庸的,在这里跨专业胡说八道。不是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坚持依法行政。
这个讲得真好,就是这个意思,关键是权力要守法。
张扣扣的案件里,如果那些传言是真的,对方有权有势,所以当年就给轻判了,那说明当时治权不成功。在张扣扣的心里,法治的公平就建立不起来。
他就会追求所谓的第二种“公平”——武侠的公平。
张扣扣和施剑翘
来源:老唐有态度(ID:tss394444810)
关于张扣扣杀人的前后经过,网上已经有太多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我倒是想起了另外一个人:民国期间为父复仇的奇女子施剑翘。
施剑翘(1905-1979) 原名施谷兰,安徽桐城人。父亲施从滨是一名具有相当级别的军人。
施剑翘从小读私塾,对古文诗词颇感兴趣。13岁时当家管事,18岁时毕业于天津师范学校。
1925年,奉系军阀张宗昌和直系军阀孙传芳为争夺安徽、江苏的地盘大打出手,时任奉系第二军军长、前敌总指挥的施从滨奉山东督办张宗昌之命迎头截击。施从滨率军南下时,孙传芳曾连发三封电报要施同他合作,但施不予理睬,反而孤军深入。在皖北固镇的交锋中兵败受俘,被孙传芳枭首于蚌埠车站,示众三日。
很快,消息传到施谷兰(施剑翘)家里,施谷兰得知父亲竟然被孙传芳如此羞辱,她在悲痛之余,写下了四句诗,表达了要为父报仇的决心:
被俘牺牲无公理,
暴尸悬首灭人情。
痛亲谁识儿心苦,
誓报父仇不顾身。
作为一个裹足女子,要杀掉当时的大军阀孙传芳,谈何容易?甚至她的堂兄,时任烟台警备司令的施中诚也劝她打消这个念头,过自己的小日子。
《一代宗师》章子怡饰演的宫二原型,就是民国奇女子施剑翘。
一心要为父报仇的施谷兰为此和施中诚绝交。三年之后,施谷兰嫁给了山西军阀阎锡山部的谍报股长施靖公,他和施谷兰是同乡,答应替她报仇。
不料在施谷兰生下两个儿子后,施靖公改变了主意。施谷兰毅然和丈夫分手,带着两个儿子回到娘家。
施谷兰决心靠自己的力量复仇,她写了两句诗:翘首望明月,拔剑望青天。并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施剑翘。
1935年,施剑翘通过手术,放开了裹足的双脚,并开始苦练枪法。
之后,施剑翘通过各种关系,打听到孙传芳因为兵败已经在天津定居,她前往天津,准备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
到了天津,施剑翘进一步了解到孙传芳身材相貌、活动规律、说话口音,知道他每周三、六必到居士林听经。就把1935年11月13日(星期三)定为替父报仇的日子。
由于计划周密,复仇计划很顺利。当天施剑翘借机来到孙传芳身后,对他的后脑勺、太阳穴、腰部各射一枪。
施剑翘和孙传芳
枪声响后,现场一片混乱,施剑翘大喊:“我是施剑翘,为父报仇,绝不伤及无辜!”并将提前准备好的《告国人书》和身穿将校服的施从滨照片抛向人群,并拨通了警察局的电话,决意自首。
此事轰动全国,在法庭上,施剑翘详细陈述了自己艰难的复仇历程,最后说道:“父亲如果战死在两军阵前,我不能拿孙传芳做仇人。他残杀俘虏,死后悬头,我才与他不共戴天。”
施剑翘的复仇经历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再次引起极大轰动,报章、杂志争相报导,称赞她为“女中豪杰”“巾帼英雄”,要求政府特赦。
1936年10月14日,在施剑翘入狱11个月的时候,时任中华民国政府主席林森向全国发表公告,决定赦免施剑翘。此后,由中华民国最高法院下达特赦令,将施剑翘特赦释放。
1979年,施剑翘去世。四年后,张扣扣出生。当时大概谁也没有想到,他的复仇之举同样酣畅淋漓,惊天动地。